叉车集团在四大领域部署了自己的数字化体系,分别是数字化的物流和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数字化系统、数字化的智能工厂和全面的数字化。叉车集团已经开始了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型和服务型制造业转型的历程。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他们用“一套支撑”、“一个基础”和“四个互联”来实现集团数字化的目标。
制造业企业要看自己的核心供应链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是否与企业的数字化相匹配。如果企业在进行数字化的同时连模拟化的工作都未做到位,以这样的协同水平去做企业运营,相当于用火箭拖着牛车走,企业不可能跟上步伐。张孟青用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来鼓励企业的 CIO 和 CTO 们,他认为企业转型面临的困难不亚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当然如今的条件比那时好得多——没有人要 CIO 和 CTO 的命,但是可能要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如果不想被别人改变,就要先改变别人。首先回顾下,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这两年两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高级化、现代化,提升经济质量和可持续竞争力。国家为何如此重视数字化?因为世界强国都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美国早就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建设目标,英国和德国在推进“工业4.0”,今年甚至有人谈“工业5.0”,不管几点零,它至少促进了中国对工业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现代化之间关系的重新梳理,从而提出“中国制造2025”。
制造是把一种物质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式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在此过程中,我们在做大量与物流有关的工作,而且采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制造业领域,企业大量采用AGV、自动化仓储系统等技术,还有一种技术是物流仿真。我参加过很多会议,但在制造领域充分运用物流仿真技术,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优化的案例极其少见。所以我也想做一个提醒,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字化供应链,同时也要充分重视企业内部物流仿真技术的运用,这样可以事半功倍。据我研究,我们绝大部分制造型企业要么用ERP,要么用ERP类似产品,目的都是解决物料问题,但大部分企业在物流优化方面下功夫极少,深度研究我所经历的那些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几乎是零。尽管该论断有些武断,但研究的结果就是如此。我们在座的都是CIO,但是企业真正在做数字化运营工作的,我认为不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