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建筑结构自防水,通俗的说就是建筑结构本身能达到防水的目的,即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既能承重又能防水。防水原理是,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性能膨胀剂、防水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改善混凝土收缩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渗漏,从而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与传统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相比,结构自防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优势十分明显。
传统的防水卷材、涂料使用寿命较短,往往在建筑使用了若干年后就需要修补或重新铺设防水层,结构自防水则比较经久耐用,使用寿命与建筑相同。结构自防水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适应性也较强,使用时不受任何施工条件的限制,且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结构自防水能有效减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投入,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料及膨胀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按一定配比混合。水泥应选用使用期限内的未受潮、未结块的,不能混合使用不同品种的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凝土在浇筑前应经过现场取样测定,确定各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结构自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过程包括钢筋和模板的制作、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搅拌与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等几个步骤。施工使用的钢筋和模板需严格按工程设计要求制作。绑扎钢筋时,端头应一致向内弯曲。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模板安装方案,拼接模板时连接缝严密贴合。为避免混凝土离析,在运输过程中应持续搅拌,运至施工现场时取样检测,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使用。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及浇筑施工设备确定具体的浇筑方案。根据浇筑方案确定的施工顺序进行下料,下料应均匀、缓慢,避免混凝土局部堆积或四处飞溅。定点振捣混凝土,增强其密实性,掌握振捣力度,不能过振,也不能欠振。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洒水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低于十四天。待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后再进行拆模,拆模的过程中不能敲击过猛,或强行撬开,损害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